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司马光传 > 第七十二章司马光给皇帝讲解易经

第七十二章司马光给皇帝讲解易经(1/2)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一天,皇帝让司马光给他讲解易经。皇帝问道:“朕闻易经乃是圣人所做,深奥无比,朕想听一听司马光大人对易经有什么看法?”司马光说道:“易经相传分为卦象,爻辞和卦辞,伏羲察天俯地,创八卦卦象。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朝歌,由八卦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后商亡,周文王的八八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周公根据八八六十四卦卦象做爻辞,解释八八六十四卦的含义。春秋时期孔子又根据周公的爻辞作卦辞进一步解释爻辞,实际上就是一种注解。孔子将这些卦象爻辞和卦辞编在一起,便是易经。”皇上问道:“那易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司马光说道:“易经说的乃是天道,乃是万物变化之规则,易者变也。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太极乃是天地混沌时期的宇宙,混沌开始清楚,上清上为天,下浊沉为地,是为太极分两仪。两仪即为上下,大而化之即为天地。天地既分,上下既明,然后四面八方才分,是为四象。四象后依次分为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皇上问道:“周公做爻辞是为何意。”司马光说道:“爻辞是为解释卦象。卦象是为图画,乃是写出天地变化所处的状态,不是言语,一般人不知道其内容,只有用语言文字解释。”司马光又说道:“即使是爻辞也很难理解,孔子又加上了卦辞,用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词语进一步解释。”皇帝问道:“那易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司马光讲道:“易经将天地变化的规律详细写出,世间万物的自然变化都是易经考察的范围,是宇宙自然的规律。但是孔子做卦辞时候,也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推演出社会的一些法则。有人说是牵强附会,实际上乃是不然。人受自然的影响,岂不知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些社会的法则是顺应自然的法则而制定的社会规则,是人类根据自然法则而形成的社会法则。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不分先后,有了人就有社会,就有根据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一般讲社会法则是根据人的特点而制定的,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人和方面,但是天时、地利方面和自然法则是相通的,当然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是不同的。因此孔子所注解卦辞讲的是社会法则的天时地利方面,不是讲人和方面。人和方面是仁义礼智信方面,孔子在论语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皇帝讲道:“那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那个在先,那个在后?”司马光说道:“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同时而生。如万物有规律是自然法则,人与万物同生,有人就有社会,故此两规律是同时出现的。人中含自然,自然含人类,皆是并存。”皇帝问道:“那邹衍说得阴阳又作何解释。”司马光说道:“邹衍乃是战国时期的人,他的学说皆是根据易经中记载的阴阳和洪范中记载的五行而自己创作的。易经讲了阴阳,洪范讲了五行。”皇帝问道:“邹衍是阴阳家,讲五德轮回是何意?”司马光说道:“五德讲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不断轮回。其实和易经所讲万物变化是一致的。但是讲朝代更迭是五德轮回就是有点牵强,是故自然法则不能代替社会法则。五德乃是五种自然状态,不可能掌控人类社会状态。朝代的延续不能只靠天时和地利,对人世间的影响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就是人和。人和也是天意,但不是天道,乃是由诸神和天帝所控制的。故此敬天拜祖是要讲的,人和也不是人自己能控制的,也是上天控制的。人和的不可知因素也很多,不能大意。百姓见皇帝清正廉洁,敬天法祖,自然会效仿,社会就会安泰,国家就会无事。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天时,孙权借长江天堑,虎踞江东是为地利,刘备占西蜀是为人和,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蜀国虽然亡国,但魏国乃处司马氏专权,曹家过得连百姓都不如。孙吴也是同室操戈,宗室互相残杀,只有蜀国没有大臣专权,也没内讧,堪称人和。但是天地诸神都不是常人所能看见的,故讲此可能太玄,因此多不讲,只讲人和就可以了,但要知道人和也是天意,比天时地利都要重要。”

皇帝喝了口茶说道:“那玄学又是何物?”司马光说道:“玄学乃是魏晋时期,司马氏专权,限制士大夫,世家大族都不敢说时事,都借口谈天说地,谈空头理论,穷嚼蛆,依次躲避司马氏的打压。玄学根据老子道德经,庄子和易经为主要根据谈哲理和天道,称为三玄,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人间的道理。到了东晋南北朝,玄学已经成为风气,玄学开出很多新的境界,对道教和佛教都有很大的影响。道教发展到了新的状态,原来的自然规律化为神仙,万物都可以成仙,花草树木都有灵魂,都是精怪。佛教也吸收了中国的玄学精神,创造出中国化的佛教,连皇帝都相信。而这些现象都是根据易经老子和庄子开出来的。易经不仅对中国的儒家有影响,对佛道都有很大的影响。”皇帝又问道:“儒家和道佛又何区别?”司马光说道:“儒家重此生,佛道重来世,儒家讲现在努力可以在人间建成大同社会。而佛道将只要修行可以在来世成仙成佛。儒家更为世俗,佛道更是超脱。但是儒家的大都可以在此生看见,各个盛世都是大同,但是佛道太玄乎,不知道成仙成佛的在哪里?”皇帝说道:“那儒家岂不是胜过佛道?”司马光说道:“儒家太过现实,盛世也不是很容易开出的,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