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1-2709:28:05

在少帅下野后,老蒋在与包括胡适在内的华北各界名人见面时,也自掌了一嘴巴,承认反应慢了一点,让日本人有机可乘(“不料日本进攻热河及汤玉麟张学良败溃如此之速”)。

既然做了自我批评,当然要拿点行动出来。

老蒋命令中央军加速北上赴援。

有多少?

3个主力师。

嗨嗨,不对吧。怎么这么少,在去年年底,不是还说可以“密备6个师”的吗,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

其实说起这件事,老蒋也是有苦难言: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

再往前面去,更多的师也估计过,不要说6个师了。

按照老蒋原来的想法,这些师的重点出处都只能放在江西,可是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谁去江西跟红军作战?

关键时候,有人拍了胸脯。

两广驻沪代表表示,只要中央有决心跟日本人干到底,江西抽出多少部队,他们两广就补进去多少部队。

人都有着急慌忙的时候,被热河局势搅得整天茶饭不思,连个安心觉都睡不好的老蒋顿时被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难得同志们这么识大体,顾大局,还有什么事不能办好?

可是“天真”害死人啊,哪怕是对搞政治阴谋这一套很有心得的老蒋,一不小心,也着了它的道。

这边眼看热河之战就要打响,那边两广方面却还悄无声息,好象没事人一样。

难道我被忽悠了?不会吧。

老蒋的江西部队调不出来,一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在这要命的当口,政府命令、中央指示都是不济事的,再说当初两广承诺出兵也没有签什么合同——就算签了也没用,那年头搞政治的谁信这个。

给钱吧,自己现在还穷得要当裤子呢,哪有钱?况且广东的陈济棠、广西的李宗仁,这都是精得跟猴子一样的人物,就算你借来高利货给他们,也保不准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给地盘?南京政府一共也没控制几个地盘,给少了不行,给多了自家就不用过了。

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

感情。

我差点被这个词给雷倒了,政治人物之间谈“感情”,不是在排演琼瑶阿姨的新戏吧?

估计老蒋一定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否则我想像不出他怎么能挤出这么脑残的主意来。

奉命去“谈感情”的是黄绍竑。

之所以让他去完成这一“大任”,自然是因为黄绍竑本就是两广那边出来的人,宾主交谈都不用说普通话,距离容易拉近。

结果嘛,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

老乡归老乡,情谊归情谊,兵,一个没有。

理由多了,枪弹不足,军费不够……

反正都是很客观很现实的困难,没人说自己主观上是不愿意去。

跟他们一比,你就很能明白当初老蒋为什么会习惯性地护着少帅了:条件也不是没提过,可人家单纯啊,哪像这些人这么“老奸巨滑”。

看到黄绍竑两手空空地回来,老蒋又生气又郁闷。

事已至此,也只有直面惨淡的人生了,临时想别的招吧。

(386)

2010-01-2714:22:49

江西方面再怎么排来排去,也只能先抽1个出来,这就是早先已从徐州出发的第25师(关麟征师)。其它的,还能凑2个,1个是在湖北孝感的第83师(刘戡师),1个是在陕西潼关的第2师(黄杰师)。这2个师此前也在和红军作战,前者是和红四方面军,后者是和陕南红军。

6个师变成了3个师,打了个对折,可如果我们站在老蒋的立场上帮他想想,能做到如此地步,确实也不容易了。

这3个中央军主力师组成第17军,从各自驻地分别开赴华北战场。

好了,形势紧迫,也不要再怪你怪他了。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不是都聚齐了吗,那咱就痛痛快快地打它一家伙吧。

但是痛快不了,因为少帅留给何应钦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

除了失去的热河,还有溃散的人心士气以及本来尚可一战的战略态势。

20万东北军已如惊弓之鸟,如潮一般向关内涌来。他们带来的恐惧则有如瘟疫一样地到处传播,连旁边的晋绥军和西北军都被感染上了,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这关东军究竟是什么凶神恶煞,竟如此生猛。军队都抖成这样,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更不用说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往南面逃。

未战先怯,兵家大忌。

此外,最让何应钦感到棘手的就是他甚至没有一块完完整整的场地可用来排兵布阵。

热河倒是足够大,整整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面积的2倍,仅从辽西的朝阳到承德,就有6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