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7-0715:48:51

更有言论激烈的提出:这姓蒋的还被我们抓在手上,要我说,干脆,一刀宰了得了。

听到这些话,少帅的神经立刻紧崩了起来,他生恐老蒋有个三长两短,赶紧把原来负责看管老蒋的孙铭九卫队营调开,转而由其他侍卫部队接任。

与东北军相比,第17路军的反响更为强烈。后者的前身就是老西北军,当年蒋冯之战、中原大战,那些刀兵相见的记忆仍然挥之不去,其中下级将领对老蒋“恨入骨髓”,颇多“报复思想”。

东北军说要“保证”,第17路军却说要什么保证,一颗“花生米”了结不就得了。

要不是张学良有所提防,很早就与杨虎城商定,把老蒋移到自己看管的区域,后者现在是不是尚有命在,还真是得两说的事。

受到部下的影响,原本在释蒋问题上就犹豫不决的杨虎城开始动摇了。

曾担任过张学良秘书的高崇民回忆说,张杨合作,杨虎城常有“齐大非偶”的顾虑。

什么叫“齐大非偶”,这也是一个典故。

说春秋时候,齐国国王想把女儿嫁给郑国太子。当时齐是大国,郑是小国。按道理,这是一个应该让郑国太子受宠若惊,倍感荣兴的一件事,但这位太子却出人意料地婉拒了“送上门来的好事”。

理由便是:每个人都有适宜自己的配偶,齐大郑小,门不当户不对,我是配不上您家公主的(“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

此典故收在《左传》上,想来作者左丘明老先生对郑太子是很赞赏的。

都是男人嘛,谁娶老婆也不希望总被对方压着一头,那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东北军无论兵员还是武器粮饷,都远超第17路军,这样的合作伙伴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你的一种潜在威胁。

两广事变之初,张杨原计划通电响应,但对陈济棠能否成功,二人心里都无胜算。商量的结果,是由张学良到南京去拜访老友宋子文。

拜访是假,摸底是真,因为宋子文了解很多外界所不知晓的军政内幕。

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原来老蒋已经在江西搞定了余汉谋,陈济棠垮台要不了多长时间了。

这下,响应是肯定不能够了。摸到底后的张学良并没有马上返回西安,而是到上海去转了一圈。

可你老兄倒是透个底给杨虎城啊,他却没有。一直在西安翘首南望的杨虎城既见不到人,又看不到信,还以为张学良去老蒋那里告了密,急得眼睛都生出了毛病——无论是东北军还是中央军,要对付第17路军都不是很困难的事。

直到西安事变发动前后,照高崇民的说法,杨虎城还是“边合边疑”,十分谨慎小心。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张学良一度迟疑时,“露有惧色”了。

在对待已为阶下囚的老蒋的态度上,张杨也分歧很大。张学良虽然扣蒋,但属万不得已,南京的政要首脑里面,他和老蒋还是最为亲近,所以西安事变后,他对老蒋仍是“执礼甚恭”,不敢有过于失礼的地方。

(761)

2010-07-0720:02:29

作者:la胡子回复日期:2010-07-0716:00:48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又作(山穷水尽)

老关用“山穷水尽”可以的,但是否只能“又一村”,不能“又一春”?商榷……

————————————————————————————

老胡兄正解,这个不用商,肯定是我错了

2010-07-0722:02:00

老蒋被扣,空下的位子自然有人惦记。比如国外的汪精卫就正在加紧往国内赶,在老蒋缺席的情况下,他极有可能重新掌控南京政府。汪张早在长城抗战前就有过势不两立的冲突,汪精卫和老蒋两个人,如果你要张学良从里面选一个出来做头的话,毫无疑问他只会选老蒋。

一边是外界并不支持扣蒋行动,另一边是老蒋的位子将可能被汪精卫或其他人所取代,这时候的张学良就非常希望能尽快释蒋。

宋美龄刚到西安时,张学良就当着她的面表示,自己一不要钱,二不要地盘,只要“委员长”同意领导抗日,签不签字都可以。

张学良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别说老蒋死也不肯签字,就算签了,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要知道在南京政府,老蒋虽然权势日重,但说出来的话也并非“圣旨”,就算在国民党内,他的反对派也有不少。更何况老蒋处于被扣之中,南京的要员们日后完全可以以老蒋签字系“出于胁迫”为由,对所有条件予以全盘否认和推翻,都用不着老蒋自个出来反悔。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张学良本身对签字和开会都不很热衷,他相信的,还是自己与老蒋的“君子协定”。

那既然少帅这么“好说话”,为什么老蒋还迟迟走不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