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0-0919:11:03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老蒋拨给这个何成浚的部队尽为杂牌军队。所谓杂牌,首先是战斗力肯定不咋的,其次,也是最吓人的——他们的立场通常摇摆不定,随时可能化友为敌,跑到对方阵营里去。

当时左中右三条战线中,陇海线居于中央,津浦、平汉只是左右两翼。因此陇海线最为重要,得失与否关乎全局。

按照田忌赛马的理论,很多人都意识到,老蒋怕是想放弃平汉,专攻陇海线了。

这也没办法,你手上就那几张牌,要想都打赢,哪有那么好的事。

按下北方不表,先说说在湖南督军的何应钦。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面,“孙红雷”在家里玩枪不慎,还打伤了人。其实这类糗事,何应钦小的时候也没少干过。

幸好是没打到人,但是把他家的屋顶来了个对穿过,。

掀房子,掘祖坟,在那年头都是要命的大事。

这小子当天就躲到了亲戚家里去了。第二天,一个人从深山跑到县城去报考县中,竟然还一考就中。

人人闻之称奇。那经历比“孙红雷”可牛多了。

“孙红雷”按剧中讲是黄埔学生。和他一样,何应钦也是黄埔的,不过他的身份比较特殊。

黄埔军校总教官!

换言之,黄埔上下,连蒋校长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十年植树,百年育人。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黄埔学生大都只是中下级军官,挑不起大梁。能挑起大梁的实际是以何应钦等为代表的黄埔教官阶层。

这批人不是保定军校出来的“土鳖”,就是日本士官学校回来的“海龟”,学过理论同时又有点实际作战经验,再加上其时国内部队军事素养普遍不高,所以应付起来还绰绰有余。

何应钦到湖南后立即组织防守,但由于中央军主力大都被调往陇海线一带,导致湖南兵力不足,被桂张军先后攻入长沙和岳阳。

眼看形势不妙,幸好这时候有人帮忙来了。蒋光鼐、蔡廷锴的19路军抄了桂张军后路,攻占了其后方重镇衡阳。

衡阳一失,桂张军顿时慌了手脚。他们原来是想和西北军夹击何应钦,会师武汉的,没想到现在反而被人家夹击了,弄不好还得被包饺子。匆忙之下,只好草草收兵,撤回广西。

对于老蒋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南方之患暂时消除了。

但是平汉线的“患”仍未消除。强大并且杀气腾腾的西北军随时可以直扑武汉。

那个名叫何成浚的人能挡得住吗?

在前面的种种历史事件中,这位何先生其实也出场过,只不过一直是个跑龙套的,而且是个死跑龙套的。

为什么说“死”呢?因为老蒋让他去的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济南事件”之后,日军第6师团(熊本师团)在济南赖着不走。国内舆论反响很大,老蒋要应付舆论,便派何成浚去趟济南。

何成浚吓了一大跳。日军野蛮众所周知,此前山东的外交人员就被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杀了个净光。在毫无部队保护的情况下,自己独闯虎穴,岂不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尽管内心不愿意,但老蒋硬要他去,何成浚也只好硬着头皮上路了。

到了济南,果不其然,日方根本就不跟他探讨什么外交事宜,二话不说,拿出事先拟好的条约就让他在上面签字。

他一看,脑袋嗡地一下,人都站不住了。只见上面一条条都是不平等条款。这要签了,就是不被日本人打死,回去以后也得给国人骂死。

(79)

2009-10-1009:11:07

反正都是死,他一闭眼,选择了前者,以自己并无签字权为由加以拒绝。

日军见状便把他关进大牢,并威胁要处死他。后见他抵死不肯签字,实在榨不出什么也只好予以释放。

之后何成浚还去过东北,劝说张学良接受“改旗易帜”主张。张大少帅的主意那是一日三变,而老蒋对“易帜”这档子事又急不可耐,他只好在南京和沈阳两边不停地跑来跑去,累得够呛。

所以,说他是个“死跑龙套”的一点也不过分。

讲到这里,你一定会以为何某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务员,或小参谋之类的角色。

错。

何成浚的资历,说出来怎一个“老”字了得。

他是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的时候就跟着黄兴闹腾了,并且长期担任湖北省省长,人称“湖北王”。

何成浚还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正牌军人。但在中原大战前,他其实跟军队这个名词没什么关系,甚至连一场小仗也没单独指挥过。

但是他有一个别人远远无法企及的才能。

为了不屈才,老蒋这次下定决定,不让他再跑龙套了。

“跑龙套”拿掉,只留下了一个“死”字。

带着那帮杂牌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