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9-1109:57:14

这个人就是已升任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的石原莞尔。此时声誉如日中天,被视为“日本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他拿出的对苏作战方略在参谋本部曾经被奉为经典,而由其一手主导的针对苏联“5年战备计划”也正在实施当中。

在刚刚听到“七七事变”爆发的消息时,石原也曾像杉山元那样激动不已,甚至喜极而泣,但是在抹干眼泪之后,他很快又冷静下来。

在侵华这一点上,石原和杉山元其实并无本质不同,也可以说,在整个日本军界,就没有不想打中国主意的,只是具体的策略有异罢了。

如果说杉山元是强硬派老大的话,石原就是稳健派的头。他懂得一句中国的名言,叫小不忍则乱大谋。

按照石原的设想,日本的“大谋”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集中力量对付苏联,而对中国是完全可以“小忍”一下的。

对于官职、军阶、资历甚至年龄都大于自己的前辈杉山元,石原也毫不客气,兜头浇过来一盆冷水:谁说3个师团就能灭支那的,这是空想!

那依你之见,需要多少个师团才能完全解决“支那问题”呢?

石原冷笑一声:别说3个,15个师团都不一定有办法!

一座皆惊。

听我道来。

如果听任“七七事变”扩大,战局极有可能演变为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到时就麻烦了,很有可能陷入一个可怕的泥潭。

石原随即扳开手指算起了细帐。

我们现在有17个常备师团,经过全国总动员,可以扩大一倍,达到30个,但是其中只有一半,也就是15个师团能部署到支那大陆去,再多就不可能了。

另外,国内准备的军需,得动用一半。军费没个50亿(日元)拿不下来。

说3个月就能打垮支那,那是扯蛋,最乐观的估计,也得用半年时间。就这样,作战地域还只能局限在黄河以北,也就是支那的北方,实在不行才能包括一个上海。

因此,我们不能冒跟支那全面作战的风险,这个仗打不起。

说到这里,石原提到了一个人。

拿破仑。

一个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的著名人物,诸君知道他第一个失误失误在哪里吗?

石原老师要给大家授课了,在座的大小将佐只能洗耳恭听。

拿破仑在他事业最鼎盛的时候,选择攻入西班牙,并让自己的大哥做了国王。他以为,一个欧洲都拿下了,小小的西班牙有什么了不起。结果这却成了他军事生涯中的一大败笔,不仅没有能够征服西班牙,反法同盟还趁势而起,把法军逼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显然,在石原的故事里,那个无敌的拿破仑是日本,而中国无疑就是亚洲的西班牙。

分析完“不能打”,石原开始说“怎么办”。

(820)

2010-09-1110:40:04

别来无恙。

每次回主帖,都有一种亲切感,到别处去都是串门,这里才是家。

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些天在外面是应一些朋友之邀,寻访抗日战场。开始我是很犹豫的,因为这必然会影响到现在的写作计划,而且我身体也一直不太好,怕出远门。不过他们一个劲地鼓动,意思好象是我不去,写抗战就名不符实了,并且说这样对大家知道我的书也有好处。

我知道,我还是拜了“九一八”这个特殊日子所赐,大概这个帖子在很多抗战帖子中间还是比较惹眼的。但其实最后真正能触动我下决心的,还是探访战场实地这个诱惑。大家可以看我帖子里,聂耳墓地,黄郛故居,都是我留意过的地方。我知道,要把全国都走一遍未必现实,也许这个九一八过完,人心又淡了,计划重又搁浅也有可能,但管它呢,能去几个地方就几个地方呗。这都是我想去的,而我又是一个怕烦的人,如今都有朋友帮我一路打点,何乐而不为。

这些朋友都是看过天涯帖子的,有的对里面的细节甚至都能津津乐道。他们希望我对着视频讲,并且有帖图。这部分没法放到煮酒上来,所以放到了新浪博客和天涯杂谈。天涯杂谈在这里:.iaya./publifru//fr/1/1978578.shl。我最怕出镜,也讲不好,但我希望在这个杂谈里面讲一些原来书中没讲到过的东西,谈一些新鲜的话题。各位如果有高见,或者看这里的书不过瘾,可以到那里去聊。我很少参加主帖的讨论,是因为不想破坏这里讲故事的那种氛围。杂谈,应该是可以随便聊的吧。

作为一个写书人,把书写好才是王道,其它都在其次。前些天,有些朋友甚至给我起了一个什么狂人的绰号,我也只能笑笑。好在,书都在这里,一本书最能说明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另外,我看到书的版样了。说真话,虽然这中间有很多的波折,但对出版社出书的质量包括装帧设计,我都是很满意的,当初选他们应该没有选错。本来书是要八月份出的,而且一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