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节(1/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11-1506:54:29

到宋哲元主政冀察,政委会成立的时候,二张就决定依靠29军之力“反正”。

不过宋哲元跟他们不熟,这中间就需要一个牵针引线之人。

此人就是张树声。

这个张树声的经历十分奇特,亦可算得上是一个民国奇人。

早年前,他与冯玉祥是结拜兄弟,冯当步兵连长,他当骑兵连长。

后来发动反清起义,失败了,他就一个人跑到了上海滩。

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在那里也搞得风生水起,拉出了一个在民国史上著名的江湖帮派——青红帮。

张树声手下门徒众多,最多时,据说有九万之众,连黄金荣都是他徒弟。

青红帮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到河北,就是哥老会的地界了,可这个哥老会的“老头子”,也是张树声。

那时候的黑社会,没有像现在这样臭名昭著,那是颇讲些政治理想和江湖道义的。孙中山本人就曾加入过洪门致公堂,很多江湖人士也和革命党人一样,为反清起义推波助澜,甚至为此献出生命。

因为这个缘故,如果你查一查民国时候很多将领的履历,后面皆有青红帮或者哥老会的背景。

张庆余和张砚田,左青龙右白虎,肩上纹个米老鼠,这两人都是河北哥老会成员,也都拜张树声为老大。

张树声和闻承烈一样,是老西北军的元老,他出面去找了宋哲元。

当时萧振瀛尚在,觉得这是件好事,在宋哲元面前极力赞同。于是宋萧便在天津宋的私宅秘密约见了二张,把日后反正的事定了下来。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人一下子感到人手不足,于是便“提拔”张庆余为“冀东保安司令”,另外又给他配发了三八式机枪以及大量弹药。

他们的目的,是要以华治华,让张庆余帮着他们守通县,却没想到后者此时早就编入了29军的作战序列,之所以忍而不发,只是宋哲元开始和战未定,特意嘱咐其勿轻举妄动罢了。

除了29军还没下定打的决心外,这时候的张庆余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那就是队伍分散各处,难以聚拢。

保安警察队嘛,本来就不是当作战部队用的,当然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

张庆余虽为“保安司令”,但殷汝耕和日本人对他也盯得很紧。此前,殷汉奸就不知听到了什么风声,把他的直属部队也调到城外去了。

现在,你要是再下个命令把队伍集中起来,百分之一百地会遭到怀疑:意欲何为?

所以,这个命令一定要在日本人那里通得过。

非得找个家伙当枪使使。

张庆余找到的,是日本驻通县特务机关机关长细木繁中佐。

由于通县周围一直驻扎着29军,意识到对方随时可能对通县发动突袭,细木便特意召开军事会议,部署防守事宜。

他拿出一张军事地图,让二张写一个防守计划出来。

张庆余看都没看,说:我不会。

细木把眼睛都瞪圆了,什么意思。

张庆余还理由充足:不会者,乃不能也。

我和张砚田其实都一样,当兵的出身,没上过学校,对地图根本一窍不通,你给我们看了也等于白看。

听完之后,细木差点没坐地上。

不过张庆余下面还有话。

(883)

2010-11-1608:57:51

我们虽然没学问,可是有忠心和信心啊,一定能配合“皇军”,打垮29军,守住通县。

细木点点头。这些是他现在最愿意听,也最想听的。

张庆余接着说下去。

不过呢,现在我们的兵力实在太分散了,既不能攻也不能守。

细木的耳朵竖了起来。

张庆余说,应该把各处的保安队都集中到通县城里来,捏成一只拳头,到时谈攻守才有意义。

说得好!

细木一拍桌子,高兴起来。

打仗不一定都要会看地图,这姓张的看来还是懂点兵法的,说的话在路子上。

细木其实也不希望底下的伪军多能干,太能干了不好控制啊,像张庆余这样的就不错了。最重要的是,张庆余的一言一行都摆在桌面上,没有撒谎,说明对“皇军”的确是“忠实可靠”的。

一激动,细木不仅照准张庆余调兵一处,而且命令将四散的日侨也集中到这里来,以便予以“保护”。

后面这一点,张庆余先前并没有想到,日本人这算是自己倒霉撞枪口上的。

张庆余虽蒙住了细木,却还是被人看出了端倪。

有人忽然拍拍他的肩头,用极低的声音对他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差点把张庆余的魂都给吓飞了。

君欲反正否?

张庆余的行动极其秘密,因为谁都知道万一失败,是要被日本人灭九族的。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