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09-2914:17:06

随着苏军向东北的不断推进,黑龙江省的大块土地正在不断丢失。张学良都急得快要向南京发ss了,但外交部仍把希望放在寻求欧美国家调停上面,希望东北军继续予以抵抗。

东北军此时仍有几十万精锐在关外,豁了家伙破罐子破摔跟老毛子干一仗也不是完全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实际上苏军在东北的情形也没看上去那么美妙。其时,它的老对头德国在西边,日本在东边,一大一小两只猛兽都在盯着看。至于欧美国家,则更不允许这个“红色帝国”在东北独享利益。

斯大林的策略是,苏军不能在东北打持久战,只能打一下就回去,然后再过来接着打,总之以打促谈,见好就收。

怕的就是被东北军拖在东北,胜负不论,对苏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如果包赢不输,加伦回国后也就不会被捧为英雄,并凭“战功”成为恢复军衔制后的苏联五大元帅之首了。

但张学良早就没有凭东北军一己之力抵抗到底的勇气了。

他认为南京政府应该为东北军的失败买单:起先叫我们打,后来又什么都不管,现在不行了,又不让我们和。这叫什么事啊。

显然,东北少帅已经不准备打下去了,他要的是赶快“和”。

在没有通知南京中央政府的情况下,东北方面派出蔡运升作为代表与苏联谈判。

与此同时,英、美、法三国终于接受了中国政府的请求,对中苏两国分别发出照会,要求中苏停战。但老谋深算的斯大林拒绝了第三国参与调停的建议。

调停失败了。这成了压垮少帅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一天,蔡运升与苏联代表签订停战议定书,开始预备谈判。

两个多星期后,双方签订了《伯力协定》。

按照《伯力协定》,东北又恢复到了中苏冲突以前的状态。中东铁路仍然为“中苏合办”(实际仍由苏联单独控制),以此换取苏军撤兵。

但在协定之外,中国版图上的一块鸡冠却不翼而飞了。这就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水上关隘”黑瞎子岛。苏军来了个不声不响,长期赖着不走。直到七十九年后,经过两国重新谈判,才以拿回一半土地而告终。

消息传入关内,南京国民政府大为震惊。因为所谓的中苏谈判,中央根本就不知晓,也无从介入。

在历史上,《伯力协定》不仅是一个不平等草约(还算不上条约),而且是完全无效的。参加谈判的东北代表未获本国政府的正式授权,没有任何资格和权力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

换言之,《伯力协定》无最起码的法律依据。

南京政府随后发表声明,对《伯力协定》不予承认,同时对东北参与谈判的代表全部作出免职处分。

蒋介石本人也很生气。不过鉴于包括张学良在内的东北军政高层怨气很大,且当时处境也确实艰难,他也不便在这件事上过分予以指责。

但他本人,对《伯力协定》是一百个不承认的。

据说,当时曾有人建议他,索性承认算了,反正承认与否,也挡不住老毛子实际对中东铁路的控制。再说还可以以此作为交换条件,让斯大林把他的儿子蒋经国放回国内,但这一建议被蒋介石断然拒绝。

其后,一直到“九一八”事变前,中苏双方就中东铁路问题举行过无数次谈判和协商,但始终未取得任何积极进展。首要的分歧就是,苏联要中国承认《伯力协定》,可中国这方面打死不认。

名份二字,岂是可以轻易给你的。

(62)

2009-09-2919:21:18

中国人对别人的评价,历来是:有了功劳奖励功劳,没有功劳奖励苦劳。反正不能亏待了每一个出过力的同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老蒋还算是对得起弟兄们,第二年就授予张少帅等东北军政要人以青天白日勋章,用来奖励他们的“苦劳”。

但几个青天白日勋章并不能掩盖此时东北的全面颓势。

十多万兵力,近千万的军费投入,换来的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败局。曾被全国人民一致看好的东北军,虚弱不堪的内囊一下子全露了出来。

又想起了东北“小诸葛”杨宇霆在世时对解决东北问题的看法。

他说过,中东铁路及与日苏在东北权益之争相当复杂,需要软硬兼施,巧妙应对。

他说过,日本和苏俄始终是一对矛盾,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达到相互牵制、为我所用的效果。

他说过,要卧薪尝胆,居安思危,徐图自强,这样东北无论是和是战,都有了强大后盾。

那种打着爱国旗号,一味蛮干的“愤青”做法只能使民族和国家陷入更大的困境。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第一章

但从“中东路事件”发展到“同江战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