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9-3014:01:22

在国民党的金字塔尖上,蒋汪并恃,但这两个人真的太不一样了。汪精卫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人,而蒋介石从出身上看,则更像一个纯粹的武人,可若论治国理政的真学问,武人却要远胜于文人。

之所以如此,与蒋汪性格经历有关,但与两人的学问门径亦有关联。搞国际文化研究的李欧梵评议文采,说汪绝对要超过蒋,起码“不负少年头”这样的绝妙好词,蒋是写不出来的。然而蒋所擅长的,本来就不是吟风弄月,后者所承袭的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学,最欣赏的不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曾国藩的经世致用。

这样的纷乱时世,轮到大事临头,光会吟词弄月的确是什么用都没有,重要的是得拿出点王曾那样的心胸气慨出来,咬着牙往前冲!

晚上11点,老蒋给宋哲元和秦德纯分别发来密电。

他虽然不知道天津这里还发生了这么多细枝末节,但仅从他了解到的一句话中就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这句话是日本外务次官崛内谦介传过来的,说是“已签地方协定为局部解决之基础”。

所谓的地方协定,毫无疑问指的就是“秦松协定”。老蒋从中看出了日本人肚子里要打的“小九九”。

什么叫做基础,那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第一步,说明他们后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宋哲元你开始不是跟我说过,只要签了“秦松协定”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吗,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日本人签这个协定只是“第一目的”,推其用意,后面肯定还有第二、第三……

在综合关东军正加速入关的情报后,老蒋得出结论,日军之所以还没接着往下数,是在“俟大军到集”,等他们的援兵到齐后,提出来的政治条件还不知道有多么“严酷”呢。

既然“今事决非如此已了”,事情没这么好解决,你宋哲元一定要像个汉子,坚持到底,至于“成败利钝”,是好是坏,你放心,我“愿独负其责”。

这也是老蒋有别于汪精卫等国民党大员的不同之处,即敢于担当责任,遇到大事难事极少闪烁其词地往后躲,当然他也会以此来要求别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基本上就把宋哲元往后退的路给堵死了,而宋哲元本人也产生了拖不下去的预感,他的心理天平越来越倾向于“战”。

在收到老蒋的密电后,他随即让秦德纯负责制定防守北平的局部作战计划。

没有任何意外,香月的方案在报到东京陆军省后,陆相杉山元见之大喜。

知我心者,其非香月君乎?

日本政府再开五相会议,说是开会商讨,其实都是杉山元一个人在唱戏,众人只有跟着画圈应诺的份。

从上次开始,杉山元就得到了一个经验,那就是跟这帮人说事,其它都是废话,你就强调一个足矣:华北形势十万火急,河边旅团已陷入“被歼灭的悲运”。

看来杉山元真是把他们同胞的习性都掌握得透透的了,他们就只能赚,不能折。

(838)

2010-09-3014:07:02

作者:plapla87回复日期:2010-09-3009:01:27

和知鹰二在中国派遣军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劝诱,拉拢,他和国民政府的交流比较多,先是和桂系联系,后来又主持“桐”计划。李宗仁回忆录里还给他说了不少好话。后来军事法庭也没判他几年~一直感觉他是稳健派+北上派的。

他要是强硬到中国派遣军都容不下他了,那么为什么选他执行“桐”计划呢?

——————————————————————————————————————

plapla87兄,日本不管哪个派,强硬也好,稳健也罢,都只是手段,目的是一致的。劝诱,拉拢的工作,稳健派干,强硬派也干,具体还要看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在七七事变前后,和次属于强硬的捣乱分子,这点在国研所人员回忆录以及其它历史资料中有比较明确的记述。

2010-09-3019:08:11

杉山元说不能等了,谈判限期完成的决定马上得以通过。

杉山元说兵可能不够用,得立即进行国内动员,一个在国内动员3个师团的动议亦顺利pass。

后面这个动议倒不是临时的心血来潮。日本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都是有计划有准备的。在处于“紧急状态”下,陆军要出动多少兵力,其年度动员计划上都有规定。

对于“华北有事”,是这么规定的:最多出5个师团,其中,2个由关东军、朝鲜军分别派出,3个由国内派出。

现在,关东军出了2个混成旅团,朝鲜军出动了1个师团,也就相当于2个师团,算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如果事态再“紧急”下去,自然只能打国内的主意了。

7月17日,五相会议结束后,日本驻华使馆即奉命向中国政府发出通告,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