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1-1414:22:52

愚公移山兄:

请教不敢当,近代史非常浩繁,我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还不能算是已入门庭者,现只能就我自己所知道的以及个人观点谈一谈——

1.王亚樵在淞沪战争中的作用?——好象谈不上吧,个人观点。本帖后面对此有所涉及。

2、蒋百里为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毕业。不是陆军大学校。陆士和陆大是两个概念,参见本帖有关介绍。蒋氏1938年病逝于广西。他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战略家,如果要拿他对比的话,基本上就是石原这样的位置。他本人和石原一样都未直接指挥过实际战役。所以你在实际战场上见不到他。

3、胡宗南是卧底?——这个不至于吧。反正正式史料上我从没见过这种说法。

4、你说的应该是白川义则大将(陆大12期)。在日军里面,大将就是最高级别了(元帅只是荣誉称号)。所以你所称的“抗战时期杀死日本军官里最高级别的”是对的。

2009-11-1414:29:01

厌恨qq兄的释答可作为补充,但第一、第二的说法似不准确,因为目前史界已有人对此作过研究。而且士官学校就是考了第一,也得不到天皇奖的军刀,那是陆大的专利。

我想,说蒋百里得第一拿军刀,可能是有抬高蒋的目的。但我觉得这个没必要,真正的能人不靠这个,不是说谁在校成绩好以后就有出息(有此错觉,大概是受了中国高考的影响吧,呵呵)。那马占山还是胡子出身呢,然而并不妨碍他成为东北战神级别的人物。

2009-11-1414:31:18

一些阵地落入敌手,其中就包括天通庵车站。

我曾经去过上海多次,但从未见到过这个集厚重历史于一身的老车站。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早已拆除。

天通庵车站,是当年淞沪铁路伸进上海市内的一个重要站点。

那段城内铁路曾有“弄堂铁路”之称,现在则已被下面的地铁3号站代替了。

如果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盐泽应该还有机会笑一笑。可惜19路军事先打造的防线还是让日军露出了破绽。

早在战前,负责设置防御的78师师长区寿年就做出了一个判断,那就是一旦开战,淞沪铁路(即吴淞铁路)在市内的两个重要站点:上海北站和天通庵站将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上海北站是这条铁路线的起点站,天通庵站则是该铁路的第二站,而要夺取上海北站,就必定要穿过包括宝山路在内的五条马路。

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行动就比较简单了——

翁照垣旅在这五条马路的路口都部署了重兵,同时拉上铁丝网,设置街垒。

那街垒都是用沙袋里三层,外三层堆出来的,坚固得很,绝非一般“楼脆脆”能比。

可千万不要小看它们。在巴黎公社的最后时刻,公社战士就全靠这些东东跟十几万正规军斗了一个多月。

所以谢安下棋其实是很定心的,因为他知道,前方该安排的都安排了。

所以19路军的两个总教头也是很坦然的,因为他们明白,只要一切照计划行事,就没什么可怕的。

有区教头这样的爷爷在,再没天赋的孙子也能被培养成万夫莫开的国门。

当众耍了一通威风后,不可一世的坦克车终于在街垒面前露了怯。

在工事后面的中国守军暂时退却后,坦克却没法开过去。

原因在于这是轮式坦克车,下面不是履带,而是轮子。遇到障碍物,就得停下来,让后面的陆战队员们帮它搬东西。

要想把如此坚固的街垒彻底清除掉,可不是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看搬东西的在那里忙乎着,坦克车就只好在一边无所事事地干等。

战机稍纵即逝,胜利的天平很快倒向了另一边。

趁此机会,19路军不仅获得了重组队伍的时间,还就此看出了坦克车的弱点所在。

轮子就是它的弱点。

中国军队虽然第一次看见坦克车,但汽车还是见过的。打有轮子的坦克车,方法应该跟打汽车一样。

翁照垣把一些身手敏捷的广仔挑出来,组成了敢死队,埋伏在马路两旁的商店内。

日军打得兴起,丝毫没有察觉这些变化,而是继续向前隆隆推进。

商店,过了。子弹,来了。

坦克车一开过去,藏在商店内的敢死队突然杀出,一下子截断了步兵和坦克车的联系。

说实在的,人呆在坦克内并不好受。有座钢板罩在外面固然是觉得安全了,可视野小了,周围的情况很难看得清楚。

坦克车开着开着,忽然发觉不对劲,怎么只有前面打枪扔手榴弹,后面听不到动静?

往后一看,不得了,跟屁虫们已经被枪弹隔开了,想跟也跟不上来。

这还了得。赶紧往后转,要去帮兄弟们一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