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节(1/4)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6-1708:15:21

倒霉的事总是接踵而至。

当天,上海虹口竟然又发生了日本水兵田港朝光被狙杀案,另有两名日本水兵受伤。

一系列日人被杀案的发生,显示出在日本一口气不歇的疯狂紧逼之下,中国民众的愤怒情绪已经难以抑制。

虹口案件发生后,日本海军陆战队迅速出动,进入闸北。一时间,宁沪上方似乎只要点一根火柴,连空气都会燃烧爆炸。

当时有人甚至闻到了“九一八”前后那种特有的硝烟味,断言中日可能因此决裂,并爆发战争。

九一八,这是一个多么熟悉,又多么敏感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一触即发的,不光有南方,还有北方。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9月18日,华北响起了枪声。一心要把29军赶出丰台的日本天津驻屯军又开始使坏了。

这天下午,29军丰台营部的一个连在铁道附近演习,回来的路上迎面撞见日军一个中队。大家挤在一条街上,街道狭窄,并不能交叉而过。如果这些日本人是在国内,无论是不是军人,大概都会弯下腰,哈依哈依地礼让对方先行通过。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他们转而成兽,根本一点礼仪都不懂。

一个日军小队长带上两个骑兵,二话不说,竟然打马扬鞭,直冲中国连队的队列!

太欺负人了。29军士兵举起枪托,就给东洋马来了一下,死活不愿给对方让道。

这下犹如捅了马蜂窝。日军当时就翻了脸,不仅包围了中国军队,还把站出来交涉的连长给扣了起来。

在得知中日军队出现对峙后,步兵旅团第1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陆大第29期)认为机会来了,亲自带着一个大队赶了过来,并与中国军队交了火。

牟田口的对手是冯治安,后者闻报也一跃而起,派一个团跑步增援丰台守军。

该团到达后,一个营袭左翼,一个营攻右翼,左右包抄,里应外合,立刻将形势扭转过来。

牟田口一看,情况不妙,惟有下令将部队撤回原防区。

见丰台一带这么容易擦枪走火,还差点弄出第二个“九一八”,宋哲元固守丰台的心动摇了。

没等日本人再次提出抗议和要求,他自动将丰台驻军撤到了2公里以外。

北平的“九一八”是消停了,上海的“九一八”却极有可能立刻引爆。

老蒋人虽在广州,但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还“目无全牛”呢,面前的这头莽牛鼻孔里喷着粗气,连牛角都竖了起来,你还能装作视而不见吗?

他赶紧致电军政部长何应钦,要求从南到北,从北平到上海,再到武汉,都必须行动起来,“严密警戒”,随时准备投入抗战。

想想不放心,他又罕见地给各省将领每人都发了一份电报,告诉他们,这次日军可能要动真格的了(“据昨今形势,对方已具一逞之决心”),快去看一下仓库里的弹药吧。

其时,老蒋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他认为中方已到容忍极限。

如果日方仍然坚持把“8项条件”硬塞过来,而不许中方提任何条件,那就忍无可忍,无法再忍。

(706)

2010-06-1713:44:13

这段时间,中日双方内外部的各种情报、电报纵横,密使穿梭往来,战争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因此,有人说,它实际上就是一年后“七七事变”的预演。

所幸,中日之战并未能够提前进行。

老蒋嘴上不松口,但还没有与对方全面决裂并作战的决心。日方其实也一样。

此时一个人正在参谋本部大展拳脚——有战略家之称的石原莞尔。

自从那年武藤信义担任关东军司令官,关东军实行大改组后,石原就被一个巴掌打回凡间,到国内去做了一个小小的联队长。

但是只要日本人想继续“九一八”那样的“神话”,他们就不会忘记这位“民族英雄”。果然两年之后,石原就如同空降一般,被直接调到参谋本部担任作战课长。

随着“二二六”兵变结束,新上任的陆相寺内要建立准战时体制,需要有人给他规划战争大纲,于是石原的作用再次显现出来,被委任为新设立的战争指导科课长。

石原要给日本人指导战争了。

我们的假想敌在哪里呢?

石原认为首要目标是苏联,其次才是南洋和中国。

按照他的设想,应该把全部力量投到北方去,把苏联打服之后,再回过头来对付中国,最后才是“对美国进行大决战”。

这就是日本陆军中提出的“先北后南论”。

世上并不是只有石原这一个神仙,海军虽然没有石原这样的“天才战略家”,但既然还没进行实战,对着一张地图夸夸其谈谁不会呢。

海军说,日本最大的假想敌绝不是苏联,而是美国!

先向南方海洋发展,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