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节(1/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6-1914:01:42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18日,凌晨1时30分。

两支机动主力冒着大雪严霜,双双出击,开始给口袋阵扎口子。

一支是彭毓斌骑兵师下属的4个骑兵团,骑着马,呼拉拉地绕了个大圈子,抄了伪军后路。

另一支是傅作义的“准机械化部队”。

长城抗战,日军的坦克大炮给傅作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坦克在南天门战役中制造的“闪击效果”更是让他耳目一新。什么叫现代化战争,这才是。

绥远战役没打响之前,他就要求老蒋派类似的“高精尖部队”先行进绥。

老蒋调了中央军1个炮兵大队进来。

坦克暂时却没有,只能自己想办法。

我们其实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民族。洋坦克没有,那就造土坦克。后来,老八路打鬼子炮楼,因为缺乏重武器,就弄出来这样有民间特色的“坦克车”。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构造差不多,都是轱辘木板车在下面,上面放张八仙桌,桌上蒙几床厚棉被,浇上水后,一般步枪子弹比较难打穿。“驾驶员”是看不清方向的,全靠旁边的人指点,让他左就左,让他右就右。

当然了,这样的“木板坦克”能够建功,全赖炮楼里也没重武器——要不然只须一炮,“坦克车”就能瘫掉,而且这玩意儿实在也够原始,除了用于瓮中捉鳖外(还得是比较差劲的鳖),并无多少真正的实战效用。

傅作义的绥远虽穷,却有条件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同样是四个轮子,他不用木板车,用汽车。上面不用浸了水的棉被,只是加一个金属罩,然后掏眼装机枪。

“汽车坦克”跟“木板坦克”相比,不仅驾驶员对前方目标一览无余(甚至视野比真正的坦克手都宽),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能跑得足够快。

这么一武装,原来的步兵立马就可以被改装成“准机械化部队”。

傅作义点的将是董其武,由后者率218旅(董其武旅)下属的步兵2个团,坐着汽车,拉着大炮,在红格尔图附近把伪军切成一个个小块,在更小的范围内“各个击破”。

骑兵跑得快,“汽车坦克”开起来也不慢;骑兵的面前没遮没拦,“坦克”却有“金钟罩,铁布衫”,子弹打在金属铁皮上,乒乒乓乓,愣是穿不过去。再加上伪军无炮,绥军有炮,双方战力对比马上倒了过来。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闪击战”效果就显现出来,红格尔图周边的伪军骑兵被“汽车坦克”到处猛追,犹如惊弓之鸟。天亮之后,彭毓斌骑兵师突然从外围收网,逼近红格尔图。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曾经张狂一时的“大汉义军”被打得原形毕露,本来他们是骑着马从东、南、北三面对红格尔图进行围攻的,此时赶紧拨转马头往北面逃。

红格尔图之役进行的同时,晋军李服膺在南面的兴和乘势而起,把伪军赶了出去。王英两路出击,本来是想两边占便宜的,未料什么都没捞着,还折了老本,人马折损有三分之一强,最主要的是把“精气神”都给打没了。

(713)

2010-06-1919:31:06

对于傅作义来说,打红格尔图却不过是他计划中的小菜一碟。他的真正目标是绥北的百灵庙和察北的商都。

早在红格尔图面临围困之时,他对解围已胸有成竹。

打断“黄瓜的中间”没有问题,一俟“断开”,就可以握着两头松脆的部分大快朵颐了。

此时如果说还有顾虑的话,他唯一的顾虑是会不会给政府的外交造成麻烦。

报告送达阎锡山后,老阎比较犹豫。

百灵庙毕竟不同于红格尔图,那是伪蒙军苦心经营的一个据点。万一百灵庙短时间拿不下来,德王会不会破罐子破摔,索性公开宣布独立呢?另外引发日军直接参战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傅作义说,我可以用奇袭的办法打,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百灵庙。

那时候红格尔图闪击战还未打响,老阎对傅作义的“奇袭”没有什么把握,他的意思,哪怕是“先发制人”,是不是也等汤恩伯第13军到达绥远后再动手。

对究竟要不要打百灵庙,山西军政内部争执不下。其中,徐永昌就认为不能急于进攻。原因也是跟老阎差不多:不知道以傅作义的那点兵力,是否真的能够一击而中。

不管是“急攻派”还是“主稳派”,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百灵庙一击不中的话,后遗症太多了。

老阎断不了这个案,只得请示老蒋。

老蒋的积极态度则一如既往,他首先给阎傅吃了个定心丸:你们只管打仗,外交的事不要怕,没有什么问题(“对外交决无顾虑,不必犹豫”)。

如果我们不乘这个时候攻下百灵庙与商都,绥远以后还是睡不好觉(“察省蒙伪匪部如一日不肃清,则绥远与西北一日不能安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